PCB,中文名稱為印制電路板,又稱印刷線路板,是重要的電子部件,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,是電子元器件電氣相互連接的載體。由于它是采用電子印刷術制作的,故被稱為“印刷”電路板。
PCB即印制線路板,簡稱印制板,是電子工業的重要部件之一。幾乎每種電子設備,小到電子手表、計算器,大到計算機、通信電子設備、軍用武器系統,只要有集成電路等電子元件,為了使各個元件之間的電氣互連,都要使用印制板。
印制線路板由絕緣底板、連接導線和裝配焊接電子元件的焊盤組成,具有導電線路和絕緣底板的雙重作用。
它可以代替復雜的布線,實現電路中各元件之間的電氣連接,不僅簡化了電子產品的裝配、焊接工作,減少傳統方式下的接線工作量,大大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;而且縮小了整機體積,降低產品成本,提高電子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。
印制線路板具有良好的產品一致性,它可以采用標準化設計,有利于在生產過程中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。
同時,整塊經過裝配調試的印制線路板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備件,便于整機產品的互換與維修。目前,印制線路板已經極其廣泛地應用在電子產品的生產制造中。
印制線路板最早使用的是紙基覆銅印制板。自半導體晶體管于20世紀50年代出現以來,對印制板的需求量急劇上升。特別是集成電路的迅速發展及廣泛應用,使電子設備的體積越來越小,電路布線密度和難度越來越大,這就要求印制板要不斷更新。
目前印制板的品種已從單面板發展到雙面板、多層板和撓性板;結構和質量也已發展到超高密度、微型化和高可靠性程度;新的設計方法、設計用品和制板材料、制板工藝不斷涌現。
近年來,各種計算機輔助設計(CAD)印制線路板的應用軟件已經在行業內普及與推廣,在專門化的印制板生產廠家中,機械化、自動化生產已經完全取代了手工操作。
PCB的創造者是奧地利人保羅·愛斯勒,1936年,他首先在收音機里采用了印刷電路板。1943年,美國人多將該技術運用于軍用收音機,1948年,美國正式認可此發明可用于商業用途。
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,印刷線路板才開始被廣泛運用。印刷電路板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。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,那么它們也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。
PCB的主要功能是使各種電子零組件形成預定電路的連接,起中繼傳輸的作用,是電子產品的關鍵電子互連件,有“電子產品之母”之稱。